王琴燕, 付士红, 孙定炜, 许秀燕, 吴群, 曾林海, 李善干, 何英, 李樊, 聂凯, 许松涛, 殷启凯, 王环宇, 鲁晓晴, 梁国栋
目的 调查海南省琼中县吸血昆虫及其携带病毒的种类以及流行情况。方法 2019年8月在当地吸血昆虫孳生环境(羊圈、猪圈)中,使用“功夫小帅”牌紫外诱蚊灯进行标本采集并使用干冰运输到实验室。采用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 共采集到蚊虫3属34只(其中库蚊26只、按蚊1只和骚扰阿蚊7只)和蠓虫(待鉴定)1 450只。从采集的蠓虫标本中分离到1株可以引起白纹伊蚊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株(HNQZ1927),该病毒不引起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病变。经病毒基因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HNQZ1927为10个基因节段的环状病毒属病毒,该病毒基因编码区核苷酸(氨基酸)与环状病毒属中的西藏环状病毒(TIBOV)同源性为79.4%~98.7%(94.6%~100%),而与TIBOV以外的其他环状病毒同源性在1.2%~78.1%。病毒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NQZ1927病毒与我国此前在西藏地区采集的圆斑按蚊中分离的TIBOV XZ0906及我国在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多种蠓虫中分离的TIBOV处于共同进化分支。结论 海南省蠓虫分离的HNQZ1927病毒为TIBOV,这是首次从海南省自然界采集的蠓虫标本中分离到TIB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