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华兴, 刘江云,鲁秀英,等.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 9(3):268-270. [2] 刘华兴,王江宁,弥鹏飞,等. 西双版纳州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卫生软科学, 2014, 28(6):399-402. [3] 刘永华,尹小雄,杨召兰,等. 云南省瑞丽市2013年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6):524-526. [4] 李华昌,潘虹,冯云,等. 2015年云南省临沧市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疾病监测, 2016, 31(7):561-565. [5] 杨捷,董朝良,江伟,等. 德宏州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及疫情处置效果[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2):144-145, 148. [6] 杨明东,姜进勇,郭晓芳,等. 2009-2014年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 10(8):738-742. [7] 洪佳冬,方强,汪志强,等. 广州市荔湾区某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14, 40(3):267-269. [8] 杨丽莉,景钦隆,杨翠辉,等. 广州市荔湾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5, 15(8):939-941, 950. [9] 阳益萍,唐振柱,林玫,等. 广西南宁市2014年登革热暴发疫情特点及处置[J]. 广西医学杂志, 2015, 37(12):1789-1792. [10] 董学书,周红宁,龚正达. 云南蚊类志(下卷)[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0:30-90. [11] 孟凤霞,王义冠,冯磊,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4-10. [12] 李菊林,朱国鼎,周华云,等. 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发育情况的观察[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27(1):59-61. [13] 夏仪,刘洪霞,汤泓,等. 温度对白纹伊蚊种群发育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2):209-210. [14] 黄恩炯,吴珍泉. 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5(3):246-250. [15] 杨明东,姜进勇,郑宇婷,等. 云南省边境地区埃及伊蚊分布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4):406-408. [16] 白勇,朱光锋,陈立群,等. 慈溪市逍林镇控制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7(5):416-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