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燕群, 张守刚, 赵姗姗, 陆墨原, 张艳, 王冲, 李成国. 机器学习在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1, 32(4): 503-508. |
[2] |
姜晓林, 陈德颖, 吕涛, 逄博, 张国英, 张晓梅, 王显军, 丁淑军.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危险因素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6): 603-606. |
[3] |
姚文武, 颜浩, 楼秀玉, 潘军航, 孙逸, 茅海燕, 张严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蛋白Gc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4): 383-386. |
[4] |
孙燕群, 张守刚, 陆墨原, 李成国, 赵姗姗, 徐斐. 不同人群蚊媒防制知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1): 111-115. |
[5] |
刘涛, 姜梅, 徐小雯, 牟晓东, 刘军, 刘靖宇. 山东省烟台市2013-2016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5): 511-513. |
[6] |
戴亚欣, 李科峰, 李鹏, 姜爱楠. 舟山市枸杞岛一起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2): 181-183. |
[7] |
孙继民, 鲁亮, 刘可可, 吴海霞, 刘起勇. 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析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1): 11-14. |
[8] |
欧阳颐. 广州管圆线虫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4): 405-408. |
[9] |
顾灯安, 马桢红, 刘大鹏, 吴治明, 陈学良, 陈红娜. 苏州市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病媒生物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2): 177-178. |
[10] |
崔荣敏, 于丹梅, 苗长青, 孟祥慧, 刘杨. 丹东市2010-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60-63. |
[11] |
倪玲, 肖蕾, 蔡祥海, 张志伟. 植物成分防治蜚蠊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1): 90-92. |
[12] |
熊进峰, 占建波, 谭梁飞, 岳金亮, 彭清华, 姚璇. 黄冈市蜱及宿主动物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情况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5): 504-505. |
[13] |
殷瑜霞, 刘晖, 贺莉芳. 植物源杀虫剂防制家蝇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 311-313. |
[14] |
刘宗传, 贺宏斌. 湖沼型地区钉螺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5): 537-540. |
[15] |
马婷, 龚震宇, 张严峻, 孙继民, 张磊, 张蓉, 施旭光, 任江萍, 蒋健敏. 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的宿主媒介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4): 353-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