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13, Vol. 24 ›› Issue (4): 297-300.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3.04.005
谭毓绘1, 刘勇2, 万康林3, 郝琴3, 孙荷2, 于鲁海4, 侯学霞3, 耿震3, 张玉涵1, 党辉1, 莫合塔尔1, 龙江1, 阿斯娅1, 李红燕1, 朱沂1
TAN Yu-hui1, LIU Yong2, WAN Kang-lin3, HAO Qin3, SUN He2, YU Lu-hai4, HOU Xue-xia3, GENG Zhen3, ZHANG Yu-han1, DANG Hui1, MO He-ta-er1, LONG Jiang1, A Si-ya1, LI Hong-yan1, ZHU Yi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疆部分自然疫源地自然人群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自然进程及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情况。方法 在2002年夏季完成的1406人莱姆病螺旋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在上述1406人中的1390人阴性人群中,随机抽取119人,与2002年16例阳性(共计135人)为研究对象,在这两个时点收集的血清标本均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检测抗Borrelia burgdorferi抗体IgM和IgG,并完成莱姆病表现频率调查问卷。同时留取135份尿液标本,应用巢式PCR扩增尿液标本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片段,对部分阳性产物测序分析,确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并将PCR检测结果与血清学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002年1406份血清标本中,抗体阳性16份,阴性1390份,阳性率为1.14%(16/1406)(16例中IgM阳性12例,IgG阳性2例,IgM、IgG均阳性者2例)。2006年上述16例抗体阳性的感染者中,有7例抗体转为阴性,阴转率为43.75%(7/16),4例由IgM阳性转为IgG阳性,IgM持续阳性5例,2002年抗体阴性的119人中,2006年有58例抗体转为阳性(IgM阳性14例,IgG阳性25例,IgM和IgG均阳性的19例),阳转率为48.74%(58/119),确诊为莱姆病2例。2006年抗B. burgdorferi 抗体总阳性率为49.63%(67/135)(2006年阳性58例+2002年阳性9例)。无症状IgG血清转换率为34.07%(46/135)(2002年IgM阳性转换为IgG 阳性的4例+2006年IgG阳性的25例、IgM和IgG均阳性的19例,其中确诊莱姆病2例);3例发展为莱姆病(2.22%)。135份尿液PCR检测,阳性22份,阳性率为16.30%(22/135)。8份PCR阳性结果测序分析显示7份为B. garinii,1份为B. afzelii 基因型。结论 新疆自然疫源地人群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大多为隐性感染,自然进程较为良性,临床莱姆病少有发生。新疆人群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基因型主要为B. garinii,其次是B. afzelii。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