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12, Vol. 23 ›› Issue (1): 32-34,38.
李菊林1, 高琪1, 周华云1, 曹俊1, 朱国鼎1, 王伟明1, 顾亚萍1, 刘耀宝1, 袁守国2, 佘桂芝3, 唐月娥4
LI Ju-lin1, GAO Qi1, ZHOU Hua-yun1, CAO Jun1, ZHU Guo-ding1, WANG Wei-ming1, GU Ya-ping1, LIU Yao-bao1, YUAN Shou-guo2, SHE Gui-zhi3, TANG Yue-e4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区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密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 在疟疾流行季节,采用人饵诱捕法、猪舍捕蚊法和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接触10、15、20、30、40、50、60 min时蚊虫对杀虫剂的击倒率和24 h时死亡率。结果 2008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22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61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886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47.66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已达到抗性(R)水平;对氟氯氰菊酯为初步抗性(M)水平。2009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49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652只,经鉴定也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08.67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为R级水平;对马拉硫磷抗性也为R级水平。结论 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对氟氯氰菊酯已产生初步抗性。今后,在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等方法对暴发点或疫情不稳定地区进行处理时,应选择适合的杀虫剂,以达到防制效果;同时为控制疟疾发病,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减少人蚊接触机会。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