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11, Vol. 22 ›› Issue (6): 584-586.
景晓1, 刘桂芳1, 王敏1, 林小娟1, 石志凯2, 王广营3, 司海霞4
JING Xiao1, LIU Gui-fang1, WANG Min1, LIN Xiao-juan1, SHI Zhi-kai2, WANG Guang-ying3, SI Hai-xia4
摘要:
目的 对淄博市的淄川区和高青县不同生境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播媒介蚊虫进行比较监测,调查当地突发乙脑病例的传播媒介蚊虫种类,为进一步防治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用人帐法、网捕法、灯诱法、人工小时法,分别在稻田、畜禽舍、住宅区3种不同生境采集蚊虫,分类计数,以50只为单位放入液氮罐中带回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记录当地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气候因素。结果 在3种生境中共捕获成蚊5属7种3116只,以稻田数量居多,占捕蚊总数的61.6%,畜禽舍次之,占24.1%,住宅区最少,占14.3%;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是当地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66.1%和19.1%。淄川区无稻田,淡色库蚊数量居多,占43.6%,三带喙库蚊次之,占34.0%。高青县以稻田为主,三带喙库蚊最多,占68.5%,淡色库蚊次之,占24.9%。人帐法捕获的蚊虫最多,占62.4%,灯诱法次之,占16.6%,人工小时法占14.6%,网捕法仅占6.4%。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的叮刺高峰在日落后0.5~1 h达到活动高峰,持续约0~40 min,淡色库蚊的叮刺高峰迟20 min。结论 三带喙库蚊可能是当地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进行野外蚊虫种类和数量监测时,应以人帐法和灯诱法为主,辅以网捕法和人工小时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