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甸区1998至200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报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疾病控制 • 上一篇    下一篇

蔡甸区1998至200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报告

刘仁湘   

  1. 武汉市蔡甸区卫生防疫站办公室 武汉430100
  • 出版日期:2003-10-20 发布日期:2003-10-20

  • Online:2003-10-20 Published:2003-10-20

摘要: 目的探索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的流行规律及洪涝灾害对钩体病传播因素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病人、疑似病人和健康人群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用背式法解剖取肾及采猪肾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1998~2002年蔡甸区共发生钩体病1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5210万。死亡3例,病死率为1.70%。蔡甸街、永安街、玉贤镇、张湾街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0.96%。病例集中于8、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96.05%。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0.58%,黄疸出血群阳性率最高为55.88%,其次为波蒙那群为5.88%。病人血培养及鼠、猪肾中均未分离出钩体病原。年平均鼠密度为1.22%,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均占39.53%。主要传播因素为防汛巡堤和稻田作业。结论人群免疫水平低下,洪涝灾害导致接触疫水的频率增加,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了1998年疫情暴发。鼠类仍是蔡甸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人间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