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国英, 林代华, 潘敏楠, 李述杨, 王加熊, 周淑姮, 何似, 刘菁, 韩腾伟, 陈阳, 邓艳琴. 福建省201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和感染菌群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56-458. |
[2] |
罗雷, 李晓宁, 景钦隆, 肖新才, 李意兰, 曹庆, 魏跃红, 杨智聪. 广州市2006-2012年重点媒介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2): 131-134. |
[3] |
胡兴强, 顾莉莉, 王俊, 李青, 花高荣, 张冠林. 沿淮农田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特征[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6): 542-545. |
[4] |
吴正平,李岳峰,林云. 2008年嘉兴市区灭蝇措施效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3): 198-198. |
[5] |
张勇1, 马彦1, 邓瑛1, 曾晓芃1, 孙贤理2, 刘泽军2, 于传江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1): 34-37. |
[6] |
王谦信1;付美华2. 1991-2006年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病疫情与监测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4): 348-350. |
[7] |
方春福;余樟友;王炜; 汪垂章; 雷金宝; 段家福; 毛辉暑. 2001-2005年衢州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2): 140-143. |
[8] |
杨小兵1;徐勇1;彭磊1; 贺圆圆1; 魏巍1; 刘军1; 严薇荣2. 1997-2006年宜昌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1): 58-60. |
[9] |
陈小霜1;罗雷1;刘海涛1;陈志强2;许晓茵3;梁振波4;吴志辉5;利朴良6;李中有7. 广州市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2): 141-143. |
[10] |
陈祖华;唐刚;张顺瑶. 攀枝花市四害密度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18(1): 64-66. |
[11] |
姜理平;龚震宇;王臻;孟真;王复甦. 浙江省2002至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4): 299-300. |
[12] |
程均福1;张险峰1;方为民2;赵淑军2;阮绍玉4. 湖北省洪涝灾区的气象因素与钩体病发病关系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1): 47-48. |
[13] |
刘仁湘. 蔡甸区1998至2002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14(5): 381-382. |
[14] |
顾黎莉;何兰;王根生. 安徽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菌群(型)更迭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14(3): 204-205. |
[15] |
潘会明;程德明;阮绍玉;胡太福;王承全. 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14(1): 4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