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建英.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登革1型病毒[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2.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trategy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R]. Geneva:WHO, 2012:1-34.
[3] 丰素娟,何建凡,邓平建,等. 深圳地区首例登革热个案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 2002, 17(9):343-344.
[4] 黄亚兰,阳帆,黄达娜,等. 2014年深圳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 2016, 16(2):131-135.
[5] 段金花,林立丰,蔡松武,等. TaqMan MGB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7(2):86-89.
[6] 马晓,范飞能,吕辉,等. 宁波市2011年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2, 23(6):567-568.
[7] 刘文华,林立丰,蔡松武,等. 广东省清远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蚊虫群落动态变化规律[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6):561-563.
[8] 段良松,刘卫,吴红卫,等. 湖南省郴州市2008-2013年登革热监测与媒介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3):292-295.
[9] 王桂安,徐荣,马晓,等. 宁波市2011-2014年媒介蚊虫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6, 27(1):71-74.
[10] Polwiang S. The seasonal reproduction number of dengue fever:impacts of climate on transmission[J]. Peer J, 2015, 3:e1069.
[11] 严子锵,胡志刚,江毅民,等.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幼虫密度指数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 热带医学杂志, 2010, 10(5):606-608.
[12] 孟凤霞,王义冠,冯磊,等.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26(1):4-10.
[13] 郭玉红,王君,刘起勇,等. 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6):588-590.
[14] 李成玲,江毅民,胡志刚,等. 广州地区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的检测[J]. 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11):1128-1129.
[15] 赵中飞,何均. 浙江省诸暨市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调查报告[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14):2624-2625, 2653. |